星期四, 9月 22, 2011

「多層次反思所建構的社會生活」課程模組說明函


「多層次反思所建構的社會生活」課程模組說明函


各位社會系及心理系的同學們好:

    熱騰騰的一組新開課程上桌了。

開課之所以顯得如此倉促是有原因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辦公室新近公布審核結果,社會系與心理系聯合組成的教師團隊所提出的「多層次反思所建構的社會生活」課程模組案榮獲專案補助!由於競爭者眾,計畫審核時間遠超過預期,因而未能如原訂計畫於上學期末召開本課程模組的選課說明會,權宜之計,特以此函件向同學們說明本課程模組之系列課程,歡迎同學們踴躍選課!

一、本課程模組計畫之理念

1. 從「知識直接應用」到「自主評估知識之效用」
    在二十一世紀初發生的高等教育人才失業問題為全球性現象,高教畢業隨即落入到弱勢工作者的邊緣地位(marginalized workforce) (Maynard & Ferdman, 2008)。各國政府紛紛謀求對策,進行高等教育改革,意圖解決一連串問題,如生涯未定、高失業率、學用不相符等問題(彭森明,2010)。但衡諸政府的各種補救措施,及社會的主流意見,均趨向於期待學習主體進入專業技能-就業的邏輯(學習第二專長、多取得證照)回應整體高教問題。然此作法並未大幅解決青年就業議題,反而造成部分學科學生面對世界的焦慮。

    在高教分類中大抵可分為文理—專業學門,若一昧強調專業技能—就業之關聯,將使文理學門不斷屈就,甚至放棄學門之核心知能,改採其他以專業技能為導向的知能學習,以符應專業技能—就業的系統連結。

    除此之外,文理學門(尤其是社會科學中的一些學門)是否已無法協助學生面對未來的職涯處境?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單一的專業知識已不敷應付長達數十年的工作挑戰。不只是學生,包括教師,在其一生的學習過程中必然會將知識沉澱為兩種,一種是具有時間性的專業知識,另一種則是長時期的潛在知識,能不時地被學習者意識到其效用。後者或許可以德文的Bildung(陶養之意)一字形容,它涉及到認知的開放能力,使人得以終生面對不同的環境挑戰,並發展出不同的生存技能。

    因此,這類知識不能以就業、職場需求加以評判,反而應該從學習者的終生學習角度出發,思考哪些能力是他在任何時空條件下皆需具足的,不論是在職場或是職場之外。尤其重要的是,大學教育還必須思考:學習者在日後如何(有能力)自省及評判自己所習得的能力。換句話說,學習者不只是習得專業能力,也能對之反省及評估,是否有助於自然環境、族群共存等等更高等的倫理價值?或者是否有助於他的生命成長?

2. 二階知識之生產,及從解決問題走向建構問題
    相較於傳統上被社會定位為有利於就業的專業知能(我們可稱之為一階知識),本課程模組則強調協助學生生產二階知識。在一階知識的角度來看,學科知識的價值可以表現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當知識、市場皆已全球化,以不可預見的方式四處流動時,課堂裡所謂的「問題」可能只是學科知識所出的演練題,不一定能符應外界多變的處境。建構理論認為,問題總是來自認知者的建構,而非來自外界。據此,二階知識的重點不在於培養練習題的解答能力,而是建構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後者的工作的難度遠遠高過前者。創造一個眾人接受的問題等於創造了一個論述世界,它能引發參與者的好奇與熱情,重新集結智力的、精神的、實作的資源,改寫過去的思考方式。所以,好的問題往往比答案更能具啟發的效果。換言之,在一階知識下,也許可以假設知識具有累積性,愈是多學科的知識累積,愈能保證日後生活、職場上的成功,但從二階知識來看,橫跨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習者要在不斷往返之際,學習如何為原先的領域提出前所未見的問題,即一種具生產性的問題。這種能力與其被簡化為負面的、否定性的、或解構性的,毋寧說是類似於Actor-Network 理論所說的世界改寫。

                                                                  圖1 計畫理念



二、課程設計理念
1. 雙重層次知識並重。此課程模組雖是以一階的知識為反省對象,但課程參與者仍需具備完整的一階基礎知識,否則易流於空談,更遑論為之注入新的運作方式。因此本課程首先須介紹一階知識的基本理念與方法原則,例如社會科學的研究調查方法、諮商的知識與應用原則、知識份子的社會實踐方式等等。之後,引入對應於一階知識的二階反思知識(如Smithson, Bourdieu, Elias, Watzlawick, Keeney)。
2. 跨科際的知識流動。社會學與心理學兩者雖同樣關注社會與個人,但卻有不同的出發點,前者視個體為社會建構之結果,後者視個人心理為獨特自主之領域。兩者的差異看似不相容,甚至會使學生陷入兩難的立場。但若能善用此差異,則能使學生練習以自己的方式互補兩造學科之盲點。兩系的學生不僅習得各自專業領域的反思方法與應用之道,更能藉由討論、實作,來回地橫跨不同的視角。
3. 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自我反思。學生除了站在二階層次觀察知識形塑的條件,並練習進出社會學與心理學的視角之外,更需將自己的行動也納入觀察,即,反思自己的研究活動正在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同時,後者的改變又再回饋至研究者身上。此類型的自我反思將導致更複雜的雙重研究關係:(1)研究者—研究對象;(2)研究者反思—研究者—研究對象。
4. 案例實作,並與業界及實務者對話:上述的基本原則,學生需於親身實作中具體體會並且學會操作,否則很有可能淪為空談。透過實作,學生亦可具體經驗到「所學」確實「有用」。此外,學生帶著小組的實作成果與業界及實務工作者展開對話,除了可以探知業界與實務界的期待與要求,激盪出來的火花也會有助於雙方思考如何更進一步往前的刺激。

三、課程簡介
本課程模組共三門課:1社會學中的反思性與創造力2文化心理學及實踐3反思與社會實踐。課程一與課程二皆為學期課,同樣於100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設,課程三則為學年性質的田野實作課程,上課時間為100學年度第二學期及接下來的暑假。以下分別簡述三門課,詳細課程內容,同學們可向社會系或心理系系辦索取課程綱要電子檔(兩系系辦皆有三門課程之電子檔)。

1. 社會學中的反思性與創造力 (授課教師:魯貴顯、張慈宜)

   本課程旨在引介反思性思想及其應用,使學生能以複雜多元的方式思考,進而能以此為基礎,參加其它兩門課程(「文化心理及實踐」、「反思及
社會實踐」)。據此:
(1)本課程首先是橫跨社會學與心理學兩學門的界限,使不同領域的學生進行對話,以期激盪出創新的視角;
(2)使學生參與實作,使學生在實例練習中知悉,如何在生活的、職場的情境中創造出獨特的知識視角,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3)以二階知識的方法創造(解決)具生產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跨向不確定的知識領域。

    本課程所使用的實作分析案例分別為:
(1心理學實例:(研究者也)無可遁逃的溝通Watzlawick / 實作:收集錄製衝突性的對話並進行自我分析。
(2心理學實例:需要被治療的治療師Keeney / 實作:收集並分析治療對話,並引入自我角色分析。
(3社會學/心理學實例:團體心理治療Gergen / 實作:作弊的校園倫理問題。
(4社會學/心理學實例:心理疾病的自我生產Hacking / 實作:收集心理疾病的統計數字(參考朱元鴻、曾凡慈)。
(5社會學實例:社會學知識的實踐機會(Elias / 實作:野草莓運動、反樂生拆建運動。
(6社會學實例: 對社會調查的否定(Bauer / 實作:重構問卷調查的情境。

2. 文化心理學及實踐(授課教師:王思峯、蔡秦倫、張慈宜)
本課程透過文化心理學理論的介紹,以及各不同場域的實例演練,培養學生針對文化生活進行多層次文化反思的能力。課程著重品牌相關實作案例的演練及討論,強化兩系學生學習動機、能力應用,進而展開問題解決、社會創新的可能實踐。

之所以選擇「品牌」作為本課程之反思實踐場域有兩個著眼點:
1)生活在消費社會中的人們,消費/ 品牌已經成為打造個人風格,定義自我的重要項目。因而,品牌對於社會生活的滲透性已無庸置疑,使用品牌作為實作練習場域,學生將有許多切身、近身關照的經驗可以相互參照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習動機。
2)涉及定義自我、表達自我的消費,旨在消費那些被建構在品牌之上的「文化意義」,遠甚於商品本身的實用價值。對擅長於社會文化觀察的社會系學生,及敏覺於心理社會需求、群己關係的心理系學生,假以多層次文化反思的訓練,將能有效地應用其所學於品牌相關商業活動中。並可激勵學生進一步思考各自學門所訓練的核心知能如何與實務應用場域產生連結,為工作創新/ 社會創新開啟可能性。

為了強調理論與實作的結合,每一單元,在理論介紹之後,都緊接著案例分析,並且針對學生實作練習進行對話討論。

3. 反思與社會實踐(授課教師:張慈宜(及各田野場的實務督導師資))
長期以來,社會人文科系的基礎知識訓練的確提供學生許多機會浸淫經典的理論。然而,課堂上的這些知識再精彩、再具備批判性,其在學生實際人生中所產生的反響卻始終未見波瀾。理論的學習與實際應用之間出現鴻溝。究其原因,至少部分與柏拉圖主義的知識論立場將所探究的對象(不管是人還是社會),視為外在於探究者之外的一個獨立存在的事件,可以從中「發現」「真相」(Steedman1991)有關。這種認識論立場,很容易讓學生對知識及探究都形成一種客觀、疏離的態度,除非知識可以直接拿來應用(如減肥的知識),否則便容易變成與己無關,因為這種客觀主義的知識探究行動「只隸屬於」從事「研究專業」的科學家或學者們。

在前一階段的反思性課程中,學生學習對知識與探究重新加以概念化,並且掌握後設思考的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利用本田野實作課程激起學生作為認識之主體的探究熱情。並且使用Argyris 的行動科學(action science),及Schön 的反映回觀(reflective turn)的方法,協助學生對自己的探究行動進行反映,發掘其行動策略中所隱含的認識框架,轉化此認識框架,並有效地推進探究行動以解決問題。

學生須選擇一個實際的實踐場域(社會田野)進行其探究行動。學生必須實際進入社會田野行動及操演,才能確實從行動中進行反映,『從做中學』(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從書本中學習),並且建立自身與知識探究/ 問題解決以及社會的聯結。

由本經驗學習性課程所學習到的行動探究之態度及能力,未來皆可以應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領域中,以可以有效突破自身既定認識框架及既定行動策略的方式,開創生命及工作層面新的可能性。
四、教師團隊
    因為獲得教育部經費之挹注,本課程模組計畫得以延攬涵蓋學術界及實務界的專業人士共同致力於協助學生之學習。

1.課程之授課教師
本課程模組共涵蓋社會及心理兩系系主任在內的四位教師(一位教授,兩位副教授,一位講師)。
魯貴顯副教授(社會系主任)負責「社會學中的反思性與創造力」課程理論部份,及實例分析演練督導部份。並部份參與課程二「文化心理學及實踐」之跨領域對話。
王思峰教授(心理系主任)負責課程二「文化心理學及實踐」理論部份
張慈宜副教授(本計畫之專案教師)主要負責課程三「反思與社會實踐」,並協助課程一、二的實例與實作部份。
蔡秦倫講師在工商心理諮商領域也有足夠的實作經驗,且品牌議題也是他目前的研究重心。他主要負責課程二「文化心理學及實踐」之理論及實作部份。

2.校外的實務工作者
以下業界人士大部分已完成徵詢動作,皆表示十分樂意來課堂針對學生的實作展開對話與討論,對期末的成果展亦有高度的參與意願。少數一兩位未完成徵詢的業界人士將陸續展開徵詢。但以下擬參與實務工作者名單仍有變動之可能。

姓名
公司
單位
職稱
備註
白崇亮
奧美廣告公司

董事長
尚待徵詢
謝亭瑋
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
市場行銷研究部
資深經理

上官榮為
Kantar Worldpanel消費者指數研究台灣分公司
行銷研究部
總監

胡恆士
精彩創意整合行銷公司
行銷部
創意總監

尹彰德
IKEA宜家傢俱台灣分公司
產品部
企畫專員

康舒淳
中華電信台灣北區分公司
互動式多媒體處
新媒體研究暨策略規劃專員

曹長青
西華藝室內裝修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部
設計師

林承書
加銓整合設計公司
設計部
設計師


3.田野實作中的督導、協助教育人員
以下所列之田野實作中的督導師資,絕大部分皆已完成徵詢,率皆表示樂意協助學生進行田野探究。猶未徵詢者,將陸續展開徵詢。但以下擬參與之田野督導、協助教育師資仍可能視情況而變動。

姓名
單位
職稱
備註
李易昆
蘆荻社區大學
主任
自參與籌畫、創立(1996)蘆荻社區大學以來,一路在蘆荻工作至今
曾於輔大開設「批判心理學導論」、「心理健康與社會學」等課程。
劉子茵
格鬥天堂
創辦人
從事工人運動及NGO組織工作者達10餘年。
劉小許
桃源二村
創辦人
原為醫院精神科社工,為實踐「為精神病人開創不同療癒空間」的理想,與一群伙伴創辦桃源二村有機農場。
王醒之
基隆市失業勞工保護協會
理事
NGO組織工作者經驗約20年。
現於輔大開設「社區心理學專題:社區諮商在底邊」,教授「社會介入方案實作」課程。
黃芳惠
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負責人
從事文化創意產業已有多年經驗,擁有豐富文化出版及文化策展活動經驗。
呂亮震
立壇營造公司
總經理
家族企業的接班人,現於輔大心理系攻讀工商心理學博士學位中,曾經於輔大開設「人事心理學」課程
林文琄
香港商陽獅銳奇
媒體股份有限公
司台灣分公司實
力媒體事業
企劃總監
具備多年媒體廣告(網際網路)企畫經驗,現為該公司廣告媒體(含網際網路)企畫總監。

五、預期效益
1. 提升具體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模組三門課程皆要求實作練習,因此學生在學期結束後將提出成果作品。課程一主要是針對校園生活的論題、人際溝通的論題提出創新的解決之道,並以報告書的形式呈現。課程二則是提出可與業界對話的品牌設計計畫書。課程三則是一方面紀錄學生自身在行動中進行探究的的反思過程,另一方面:針對小組在田野場中所接觸的被社會邊緣化之族群,或者是針對其所參與的企業場域,提出關於如何促進社會改革或者社會創新之主題報告。。因此,三門課程皆非停留於學術的理論空想,而是要求教師與學生以解決問題為取向,思索具體對策。

2. 呈現作品成果,使模組課程成為社會科學院的新教學導向。如計畫理念部份所言,社會科學中某些學科所培養的能力,確實不易直接應用於職場,但這不表示這些能力是不重要的,反而從終生發展的角度來看,其重要性更勝於專業知識與技能。但是,這類陶養而成,但看似隱藏的能力必須顯於外,並得到接受評估及改進的機會,以使社會科學的體用關係更明確。因此,此模組課程展示作品成果,可具體地說服本院其他教師同仁開發更多學用相融的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