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25, 2011

講師介紹-張慈宜


張慈宜之主要學術著作與研究成果

〈博士學位論文〉
張慈宜(2008)。流動、歡娛,及演出:一個陣頭田野研究。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學術期刊論文〉
1.  張慈宜、丁興祥(已接受)。以「疏離」自「惘惘的威脅」中出走:張愛玲的心理傳記。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TSSCI)
2.  張慈宜、游賀凱(2011)。與他同行—在關係的涉入中撫慰生命的刻痕。教育實踐與研究241),135-162(TSSCI)
3.  張慈宜(2010)。邊界上的演出者:在「文明」社會中撐出抵抗與創造的空間。應用心理研究,45149-171
4.  張慈宜、陳曉郁(20096月)。台灣大學生之心理社會發展情形初探。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3320頁。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整合計畫發行。


〈學術會議論文〉
1.  張慈宜(2011)。人性呱呱墜地:張愛玲的豔異反高潮。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大學心理系等單位主辦,第七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報告論文。2011913
2.  張慈宜、游賀凱(2010)。從都市到山間—在敘說的汗水中療癒偏見的刻痕。宜蘭: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中心主辦,第二屆「主體性敘說與生命療癒研討會」論文集,頁92-1062010714
3.  張慈宜(2008)。邊界上的演出者:在「文明」社會中撐出抵抗與創造的空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主辦,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輔仁大學「文化、社會與心理」學術論壇論文集(一)2008102021日。
4.  張慈宜、賴誠斌(2008)。跟隨的勇氣:矯正學校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學習之旅。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主辦,台灣心理學會第47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報告論文。20081035
5.  張慈宜(2008)。流動、歡娛,及演出:一個陣頭田野研究。台北:輔大心理系主辦,「輔『仁』」的心理學研討會,報告論文。200867
6.  張慈宜(2008)。邊緣青少年教育工作反思─對於「位置」及「邊界」的一些思考。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應用外語系主辦,2008「生命敘說與多元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39-348200852224日。

〈專書章節〉
1.  張慈宜(出版中)。出名要趁早。收錄於丁興祥主編,心理傳記:理論與應用

〈譯作〉
2.  王嘉琳、廖欣娟、吳健豪、張慈宜、尹彰德譯(2009)。團體諮商:理論與實務。台北:學富出版社。
3.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台北:遠流出版社。
4.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出版社。
5.  張慈宜譯(2001)。發展三謬思。台北:遠流出版社。

〈校閱〉
王勇智、曾寶瑩、陳舒儀譯(2010)。社會認知—一種整合的觀點。台北:心理出版社。(丁興祥、張慈宜、鄧明宇、李文玫校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