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25, 2011

反思與社會實踐:社會學與心理學的相遇課程綱要

一百學年度「反思與社會實踐」課程大綱

授課教師:張慈宜
學分數:3
修課人數上限:20
時間:週一晚上6:00~9:00
地點:聖言樓851教室


一、課程開設背景說明

由輔大社會系及心理系教師所組成的教師團隊以「多層次反思所建構的社會生活」課程模組計畫案,參加教育部100學年度的「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徵件,在眾多的參選團隊中,幸運獲選為教育部補助的計畫案之一。

本課程為此課程模組所規劃的三門課程之一,屬於進階的田野實作課程。前兩門課程則為「社會科學中的反思性與創造力」及「文化心理學與實踐」,已於100學年度的第一學期開設完畢。

對於此課程模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多層次反思所建構的社會生活」計畫網站(http://023966.blogspot.com/)得到很多有用的資訊。

二、課程目標

1. 規劃格鬥天堂、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及蘆荻社區大學等長期針對社會被邊緣化群體提供服務之另類社會實踐場域為田野場(註:田野場域有可能會因實際的狀況而有所調整)。期許學生從他者與自身的肉身遭逢中,一方面啟動身上對於弱勢他者之社會情感,並重新調整自己對於社會運作之解釋框架;另一方面則不斷返身回觀、反映自己的思維框架、價值體系,重新探索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將如何在此社會中安身立命。

2. 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讓學生明白探究應該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服務於自身及社會任何令人困惑難解之議題的行動,而不是屬於科學家或學者的專利。探究是為了更有效的行動及改變。為了協助學生們探究自己的認識論及思考框架,將引介Chris Argyris Donald Schon 之「行動科學」及「反映思考」方法作為本課程田野督導之基本方法。

三、課程主軸結構
1.    課程的初始階段簡介行動科學及反映回觀方法的一些重要概念,並使用學生自己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示範說明這些方法如何協助探究行動的前進,為日後要針對探究行動進行反映進行鋪墊。
2.    學生須選擇一個實際的實踐場域(社會田野)進行其探究行動。學生必須實際進入社會田野行動及操演,才能確實從行動中進行反映,『從做中學』(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從書本中學習),並且建立自身與知識探究/ 問題解決以及社會的聯結。
3.    有別於傳統學校課堂學習,由老師設計學生所要學習的主題及範圍的作法,本課程之學生必須從對田野場的觀察思辨中,自行設計(並且後來調整)其參與位置與探究行動,主動建構問題的能力亦為本課程所重視。
4.    邀請學生針對有興趣探究的實踐場域進行任務編組,以小組作為探究的行動單位。為了讓不同領域的知識及視角可以從彼此參看,互相激盪中,反映出自身的思考框架,激發出創新的問題思維及行動方式,要求社會系及心理系的學生必須混合編組。以小組作為探究學習的單位,還有一個好處,即除了可以在探究行動中相互參照、共學前進之外,學習如何與人合作,反映自身在團體動力中的面貌,及如何推動團體成員一起前進亦是大學的重要教育目標。
5.    課程主持人(授課者)負責協助學生對其思考框架及行動邏輯進行反映及重構,並催化進一步行動的動能。
6.    課程的最後階段,小組將探究的成果發表。這個行動的意義遠大於『驗收』小組的成效,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小組必須將其探究行動的一個暫時性的結論與收穫(以及說不定從其探究行動中衍生出更多待解的議題)與公眾(擬擴大邀請參與座談對話的對象,而不侷限在一同修課的同學與老師)對話,真實面對其探究行動乃是一項社會行動的事實。

四、作業設計

1. 針對田野行動書寫具反身性及反思性的田野日誌,以供課堂討論及督導之用。
2. 個人作業:田野個案訪談報告。
3. 在期末成果發表會上發表小組之成果報告。


五、成績評量
1. 以各篇作業、課堂討論,及小組分工執行狀況,作為評量的依據。
2. 由修課學生自身、同組同學,及授課教師共同完成評量。


六、指定用書及參考書籍

夏林清(2000):《行動科學》。台北:遠流。
夏林清等譯(2003)《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台北:遠流。
夏林清等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台北:遠流。
陳玉(2010):《撐:都市原住民勞動家庭的斷裂與連結》。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群學。
湯淺誠著,蕭秋梅譯(2010)。《反貧困:逃出溜滑梯的社會》。台北:早安財經。
Barbara Ehrenreich著,林家瑄譯(2010)。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台北:左岸文化。
Ruth Behar著,黃珮玲、黃恩霖譯2010。《傷心人類學》。台北:群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