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妳真的給咱們家出了個難題,周偉明現在這種情況,妳跟他生活在一起,就不怕吃苦?
小妹:不怕。他就算不能給我山珍海味,粗茶淡飯也行。重點是他能吃苦、不服輸,有這股勁頭我跟他在一起就定有希望!
大哥:不要光說這些,那妳二哥是怎麼樣,比起他不也有勁頭,結果呢?到現在還不是兩手空空。況且要是周偉明一輩子都這樣呢?
小妹:偉明沒有二哥這麼差,我們自食其力就足夠了。
二哥:嘿嘿嘿,我跟你們不是一掛的,你們養家活口而我是創業,不是一檔子的概念!我要是真努力的話,我早發達…
大哥:好了,你就此打住,別再吹了。
母親:媽還是擔心妳,周偉明不僅被公安抓過,而且又沒房子又沒錢的,妳嫁給他圖的是什麼?能吃苦還是有幹勁?這種人不多著嗎,妳幹嘛非得找他不可呢?
小妹:媽,他是真心真意對我好。
父親:廢話,憑他那個條件,要是不真心真意,妳不是更有毛病了嗎?
小妹:爸,周偉明的本質真的不壞!要不您給他一段時間,考驗考驗他呢?
父親:我管不著他什麼本質,我也沒空考驗他。我要有這等閒功夫,可以修修車、遛遛鳥,我幹什麼不好啊!而且妳怎麼就聽不明白呢?連小鄧都知道他被抓了,就說明這一帶沒有人是不知道這事的。妳現在這倒好了,把我們家的名聲丟到哪兒去了?人活就這張臉蛋,我最受不了就是這個!
小妹:面子難道比幸福還重要?你早些年賣車、修車,不也不要面子嗎?
父親:妳少跟我囉嗦,這是兩碼子事。我告訴妳,妳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我說不讓就是不讓妳去跟他攪和!
大嫂:嗯…爸,別生氣了,快吃吧!這麼多都要涼了。
父親:哼,我不吃餃子,妳去煮碗麵給我吃。
父親:你們看什麼!我說不吃就是不吃!我自個下麵去總行吧!
二哥:爸,這大過年的…
小妹:爸不吃,我吃!我還正好這一口呢!從今以後我除了餃子,我什麼都不愛!
(以上節錄自電視劇─牽掛)
情境設定在過年期間,一家子正在圍爐吃飯,然而論及小妹的男友時,眾人便為這件事起了爭執。由群的層次出發,在系統內發生的變化,系統仍然維持不變。小妹亟欲將周偉明除罪,無論家人提出各種質疑,都試圖做出正面回擊,而另一方面家中成員不斷地步步進逼,目的就是阻止小妹和周偉明來往。他們的行動造成的循環不止的對峙,都僅屬第一序列的變化類型,只是讓彼此陷入困境中持續掙扎,系統整體而論其實未產生任何改變。
若讓我們試著解決衝突,必須跳脫第一序列並且進入第二序列的思維結構。關鍵其實在於周偉明的本質得不到眾人的信任,才引發一連串甚至僅止於情緒上的爭辯。第二序列追求解決的結果,強調此時此地的情況,而非探討假設性的意識問題。意即根本關鍵在於「什麼」,而不是「為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